探索公益組織人才隊伍建設 —— 評《公益組織人力資源發展研究》
核心提示: 《公益組織人力資源發展研究》一書已由我社公開出版。全書共分9章,構建了公益組織人力資源發展的基本理論與總體發展架構,從現代人力資源發展職能視角深入分析了公益組織的人力資源規劃、勝任力模型建立、配置與開發、評價與激勵、公共政策等內容,并探索了變革時代的人力資源發展新特征。作者從選題構建到內容撰寫都用心良苦、反復推敲,出版后得到學界諸多學者的廣泛關注。
書名:《公益組織人力資源發展研究》
出版單位: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
《公益組織人力資源發展研究》一書已由我社公開出版。全書共分9章,構建了公益組織人力資源發展的基本理論與總體發展架構,從現代人力資源發展職能視角深入分析了公益組織的人力資源規劃、勝任力模型建立、配置與開發、評價與激勵、公共政策等內容,并探索了變革時代的人力資源發展新特征。作者從選題構建到內容撰寫都用心良苦、反復推敲,出版后得到學界諸多學者的廣泛關注。
1.治理現代化的時代背景與發展要求
本書前兩章概述了研究的時代背景、基本概念與理論和公益組織人力資源發展總體框架,重點闡釋了社會結構轉型對公益組織發展的需求、公益事業治理現代化目標下人力資源發展對公益組織成長價值,分析了公益事業勞動的性質、公益組織人力資源的構成與職能及其人力資源管理的特征,并且從人力資本理論、失靈理論的視角分析了公益組織人力資本投資行為、政府對投資的干預、雇傭合約與員工行為以及公益組織人力資源的行為特質。
2. 人力資源發展的勝任力模型基石
本書第3章和第4章研究了公益組織人力資源規劃并建構了勝任力模型,分析了公益組織人力資源戰略需求、行業人力資源的現狀、管理狀態,建構了公益行業人力資源供求指數模型,提出了公益組織人力資源規劃的思路,利用勝任力理論,建立了“個性要素”“知識”“認知能力”“工作技能”“社會角色”“態度”“動機”7個維度構成的公益組織人力資源核心勝任力辭典,發現勝任力素質存在顯著的層級差異、功能差異和組織差異。通過構建科學性、系統性的勝任力模型,為我國公益行業人力資源發展職業化提供理論基石。
3. 人力資源發展系統研究
本書第5章、第6章、第7章從勝任力角度研究了公益組織人力資源發展的系統化體系,分別從人力資源的選拔配置、培訓開發、職業評價、績效評估、組織激勵與人力資源激勵等方面,全面、系統化建構了公益組織人力資源開發的理論體系與方法系統。通過建立起一個以職業能力為導向,以工作業績為重點,強調組織戰略和崗位要求,注重動機與社會角色的“業績P+職業能力C+知識K+核心價值V”的評價模式,將組織目標迅速轉化為工作實績,把組織核心競爭力的培養同人力資源自我開發的需求有機結合起來,實現組織和人力資源“雙贏”。公益組織激勵模式不同于傳統管理學理論下的盈利性企業的激勵,而應當采取適宜于行業特點的方式,推行組合式激勵模式,克服公益組織激勵“反轉”問題,從而實現激勵效用最大化。
4. 人力資源發展政策研究
本書第8章和第9章設計了推進公益組織人力資源發展的政策系統并提出一系列建議。不同于市場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,公益組織人力資源發展具有顯著正外部性,因此要以制度新供給深化全面體制改革,從政府、公益組織、社會三個維度,重點搭建人力資源發展的行業平臺,優化有利于人力資源發展的環境。最后,面臨人口少子化與老齡化、“互聯網+”迅速變革的新時代,公益組織應以自身創新入手,從傳統的組織為中心的人力資源管理活動轉型為解放自身的生產力、成為人力資源開發與組織價值締造的貢獻者,推行“伙伴與共享式”“跨域合作人力資源服務”“以協商參與優化社會治理環境”,在社會發展進程中實現自我成長與促進組織競爭優勢。該書提出第三部門參與社會創新的新路徑與新方法,堅持認為社會組織的價值目標不應局限于自身組織本身,而應當跨入企業和社會領域,通過戰略目標的科學規劃、資源要素的合理配置與團隊績效的有效形成,從而更加強調責任、管理和績效,突顯出公益的價值。
通讀全書不難發現,本書在公益組織人力資源研究方面有一定開拓,可讀性強。